氣溫攀升至35℃,人蚊大戰(zhàn)逐漸上演,而甲型H1N1流感仍在蔓延,給小家來次徹底的保潔消毒可謂“防患于未然”,但如何進行“科學洗浴”呢?
【保潔原則】 國家室內環(huán)境與室內環(huán)保產品質量監(jiān)督檢驗中心主任、中國室內環(huán)境監(jiān)測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宋廣生認為,應把握“濕式打掃,適時消毒”原則,每天濕拖地面、 濕抹家具等物品,可減少室內空氣污染,有效防止呼吸道傳染病。消毒時盡量選物理消毒方法,如蒸煮、暴曬;家中出現病人、隔離人員或外人來訪后,可考慮化學產品消毒。但要適度,若長期使用低劑量消毒劑,還可導致病原微生物對其產生抗藥性。
玄關 “隔離”防線第一道
玄關是要排查的第一道關卡,而門把手就是主人、客人們進出“握手”頻繁之處。宋廣生提醒說,應盡量將外衣、鞋子和包具等放在玄關的衣架和衣柜處進行小隔離,并立即洗手,如果沒有接觸過患者,使用普通肥皂和流動的水洗手即可。
【保潔重點】
把手 玄關中保潔和消毒的關鍵是把手,如門把手、衣柜把手、鞋柜把手等,這些地方是主人第一時間會接觸的,也是病菌潛伏區(qū),使用普通保潔劑清洗即可,因為消毒劑會腐蝕一些材質,引起油漆脫落、木質家具變形等。
鞋子 潮濕的鞋子內可以說是細菌的“天堂”,尤其是客用鞋,盡量和家用鞋分開,對客用鞋要勤洗暴曬。在玄關備一個鞋子消毒器很有必要,不但可以快速殺菌、除濕除臭,還能遏制致病菌的傳染。
客廳 開窗通風也講究“擇機”
客廳是家中的一個小型公共場所,但一般不需要做專門的空氣消毒,定期開窗通風簡便有效,尤其是對某些近距離感染的病毒性飛沫傳染性疾病,消毒劑在短時間內并不能殺滅這些病原微生物,而通風能稀釋病原微生物。
但開窗時間要選擇時機:避開早晨、中午和小區(qū)做飯時間,靠近馬路邊的房子要避開交通高峰期;早晨9點到午飯前,下午2點到晚飯前,晚上7點后是佳開窗時間。
【保潔重點】
空調 近日一項對北京、上海、深圳進行實地家用空調入戶調研發(fā)現:88%的空調散熱片細菌總數超標,空調內部檢出大量軍團菌、蠟樣芽孢桿菌、霉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。空調散熱片中的病菌隨著室內空氣的轉換吸入人體內,會引發(fā)感冒、哮喘、鼻炎等常見呼吸道疾病。
因此,流感期間別開中央空調,以免造成更大傳染。如果使用普通空調,建議2-3小時后暫停,開窗通通風。空調啟用前應請專業(yè)人士使用專用空調清洗劑清洗,自己也要經常清洗過濾網,用水或真空吸塵器清洗即可,長期未清洗的可用除污劑或中性肥皂水清洗,使空調保持潔凈度和運作性能。
沙發(fā) 沙發(fā)也是排查對象,它是主人和外來人接觸多的地方,好配有方便拆洗暴曬的沙發(fā)套。同時,建議家庭好不要全鋪地毯,因為地毯極易引起病菌滋生,小塊地毯的保潔可拿到專業(yè)店清洗。
|